夏季过量冷饮会直接损伤脾胃阳气。《黄帝内经》指出“春夏养阳”,此时人体阳气外浮,脾胃本就相对较弱。此时养生建议遵循“三温原则”:饮温茶(如陈皮生姜茶)、食温性食物(如山药、红枣)、保温暖(尤其护住神阙穴)。脾胃为后天之本,夏季更需固护中焦阳气,避免冷饮导致“外热内寒”的体质失衡。
饮品推荐
儿童健脾饮
配方:炒薏米15克,山药片10克,去核红枣3颗。
做法:以上配方加入600毫升清水小火慢炖30分钟,滤渣饮用。每周3~4次。
功效:炒薏米健脾渗湿,缓解腹泻(生薏米偏寒,炒制后性平更适儿童);山药补脾肺之气,增强消化功能;红枣调和营卫,补中益气,改善食欲。
全龄解暑汤
配方:乌梅5颗,山楂干10克,甘草3片。
做法:将以上材料洗净,800毫升冷水煮沸后转小火煮20分钟,可加冰糖调味。
功效:乌梅生津止渴,所含柠檬酸促进唾液分泌,迅速缓解口干;山楂消食化滞,助解腻开胃;甘草调和诸药,中和乌梅酸涩。
办公族护眼茶
配方:决明子15克,枸杞10粒,菊花3朵。
做法:沸水冲泡,加盖焖10分钟,每日1剂反复冲饮。
功效:决明子清肝明目,缓解眼干涩及视力模糊;枸杞滋补肝肾,改善眼周血液循环;菊花疏散风热,消除眼疲劳红肿。
湿热体质特调
配方:赤小豆30克,绿豆30克,黑豆30克。
做法:豆类浸泡3小时,加水1升煮至软烂,取汤饮用。
功效:赤小豆利水消肿,针对性祛湿热;绿豆清热解毒,消暑降火;黑豆补肾健脾,中和绿豆寒性,防伤脾胃。
注意事项
饮用温度建议45~50℃,上午9~11点(脾经当令)饮用最佳。湿热体质特调与全龄解暑汤适合口苦、舌苔黄腻的湿热体质,怕冷、便溏的虚寒体质慎用;儿童健脾饮针对脾虚湿困引起的食欲差、腹泻等症状,但积食便秘禁用。孕妇及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须由医生辨证调整。(戴晶)
来源:中国中医药网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免费配资,配资炒股开户,网上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